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 > 正文

灿然逸韵三十年 莫晓松个人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全球新视野

2023-05-02 04:38:22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开幕嘉宾合影

2023年4月27日,“灿然逸韵——莫晓松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一层2、4号展厅如约而至。本次展览作为“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的一部分,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北京画院共同主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幕现场

作为莫晓松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创作呈现,该展览系统梳理了艺术家近三十年的探索历程,从画鸟系列到古希腊题材创作,有细微的工笔画,也有意象的水墨作品,还有重彩迭加的探索性作品......莫晓松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以期通过“一画一景一境”的描绘为观众展现其不同时期的创作全貌。展览不仅记录了艺术家由摩古到突破程制,实现审美逸趣、超然于象的自在之路,更通过寻迹古希腊罗马文明,实现了中国画的世界表达,在两大文明间提炼出文化的共通共融。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这些作品力求以诗意的构想, 扩展自己对中西文化以及对水墨画情绪化的把握能力,传递内心的快乐体验,寻求艺术的自在之境。描绘清逸恬静之心性、生命诗意之印记。”

嘉宾观展

纵观此次展览,展出作品从时间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赴北京画院前,莫晓松在甘肃的创作充满西北情怀,大漠风情下空旷宁静的花鸟作品精致明丽、雅逸清疏。而北京画院的经历对艺术家影响深厚,他不断钻研传统追摩宋元,通过对崔白、徐熙、王蒙、范宽等名家的学习,在和大师作品参照比较、强化案头功夫的同时,追寻古人足迹循迹写生、卧游山水;在精进笔墨修养的同时,注重对艺术本体的感悟,不断打磨对线的认知和文墨之间的综合体悟,渐渐明晰了自己的个人创作风格。而近五年,艺术家在海外游历中更拓展了其对中国画世界表达的艺术张力,莫晓松大胆探究并引入西方色彩体系,突破传统制式从而抵达了更加收放自如的创作维度。

正如展览题目“灿然逸韵”所示——艺术家不断拓展着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可能性,在秉承东方神韵精髓的基础上,迸发出更加“灿然”丰厚的色彩张力和澎湃的创作激情而在这一过程中,莫晓松也实现了其野逸自在的审美格调。正所谓“能-妙-神-逸”,“灿然逸韵”了然如此。

2007年 《池塘荡漾》64x64xm 纸本重彩

2001年 《月光 》-64X64cm纸本墨色

“不以心为形役”的工写相济

三十年,莫晓松在“不破不立”的创作之路上找到了自己“松弛”的创作状态。这种“破”并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为之,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极其水到渠成的内化使然。莫晓松创作早期以其工笔花鸟而闻名,他的侧锋白描不拘一格,透露出对线条极强的掌控力。在传统工笔的精细之余,他更追求造化心性和“朦胧感”,这种朦胧感或模糊性消除了传统工笔、写意的边界,当花鸟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渡出艺术家个人的内化空间和审美意向。

2019年《萧萧暮色》200×300cm绢本设色

在采访中,莫晓松谈及了他对写生、写实的一些看法。在他看来,如果在写生中一味追求写实的“像”,只能在技法上无限接近对象的真实,却会失去创作本身的意义,甚至重走院体之路,落入前人窠臼。莫晓松认为,工笔也可以“似是而非”,在绘画过程中,工笔和写意只是绘画方式,而非其根本。“不是从写生到创作,而是从意象到创作。也只有这样,艺术家的创作才能百花齐放,找到更广阔的个人表达空间,把个人修养与创作意境相融通。”莫晓松说到。

2002年-《春到红墙》210X195cm纸本重彩

2019年 雨林归来生 178x100cm纸本重彩

2023年《飞花漫天游》186x175cm 纸本重彩

水墨 + 重彩 + 印象派色彩体系的启发

绘画,就是从指尖溢出的心性的冲动。触及继承传统之中国文化的根源意识,就能酝酿出有力度之的创作。”这里的心性冲动,贯穿莫晓松创作始终,也是促使其不断突破,在表现手法上推陈出新的不竭动力。“其实我没有专门去为创新而创新,这就是顺从自己的身心,和遇到创作上的问题而进行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说笔墨当随时代,我个人而言认为当代创作中如果只用水墨很难表现自己的全部,所以就创作了很多重彩作品。但中国画以固有色为主,只是矿物质的原色还不能完全表达颜色的丰富性,并不足以实现内心澎湃情感的表达诉求。而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给了我很大启发,它从某种角度补充了中国传统颜料体系,它的色彩鲜明并恰如其分的与环境相融合,是高于古典主义的存在。时代与环境在不断变化,那么内心和艺术的表现也自然随之演变,如果希望顺应其变,那么用色上就也可以进行一种解放式的试验。就如同绿色的竹子本身是冷色的,可是创作者内心澎湃选择了红色。古人画竹也用过朱砂,但那种灿烂和丰富性与当代相比是不够的,因此我会再融入金色,那么它带给人的视觉和内心感官就更有层次了。颜色的叠加也会描绘出一种更加朦胧的艺术境界,绘画语言便会更加丰厚从而呈现更多维度,因此颜料的尝试和实验应该是创作者需求下的应运而生。”

2020年-陶瓶-时空68x45cm(加厚熟宣 水墨 矿物质颜料)

2023年 希腊神话之——茶香弥散113x76cm(手工麻纸 水墨 矿物质颜料)

从敦煌眺望地中海——东西方文明的互鉴共融

在莫晓松的古希腊罗马系列创作中,受陶瓶启发的一批作品格外令人印象深刻。艺术家巧妙的找到了古希腊瓶画极具装饰性的线描和中国画中用线的共通之处,在颜色上以敦煌土入画,给人一种跨越时空、古今相连的感受,以东方笔墨对西方文明进行表达和呈现,竟毫无违和之感。

2023年-希腊陶瓶之变——蛇的传说113x76cm(熟宣 水墨 敦煌土 矿物质颜料)

的确,当抛开历史的时间轴和地缘界限,把世界放平,我们似乎可以找到更多古老文明间的内在耦合古希腊遗存和魏晋以及汉代画像砖在艺术语言上不无共鸣,莫晓松在文化共通的土壤上扎根与汲养,用深沉的水墨晕染游走其间,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便在这笔墨交织中不期而遇了

2019年 浮雕之韵——抱朴含真42x73cm(手工麻纸 水墨 矿物质颜料)

2019年 教堂之影——逸伦112x88cm(熟纸 水墨 矿物质颜料)

2020年-飞云过尽 初遇圣殿山93x174cm(加厚宣纸 水墨 粉质颜料)

2020年-庞贝所见——故人未还50x72cm(熟宣 水墨 矿物质颜料)

正如莫晓松本人所言,“有时候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破坏的过程。中国画的经典之处就在于掌握程式,但是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掌握规律后突破程式。”而追其根本,突破的基础是技法的熟捻,突破的动力是对艺术表达的极致追求,它不是与旁人的赛道间竞技,而更关乎艺术家个人成长的推进和追求。因此,当想表现热带雨林植被层叠的丰茂生态时,莫晓松打破传统构图,选择大胆的满幅铺陈;当致力于宽阔内心的抒发与表现时,莫晓松在精致工细与诗意的松弛和张力之间果断选择了后者;当其沉醉与浪漫的理想主义的澎湃激情之中时,他将色彩叠加渲染,如同激荡的音符代替简素清疏的水墨。

开幕式嘉宾致辞

艺术家莫晓松致辞

莫晓松自述到:“我的作品中力求呈现:艺术表现如生命流水,要有瞬时变化之势。”诚然,他做到了。在这一追求的实践中,他不破不立,融会贯通,在手和心的统一中加入自己的意向,沉淀后的颠覆反倒更加随心所欲,也就自然实现了其松弛野逸的流淌状态。正所谓不重复古人,不重复自己,才最终达到“一画一境”的表达,抵达“灿然逸韵”的新格局。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8日。(文/付朗)

关键词:

«上一篇:环球关注:视频丨岳阳天下楼,人从众? »下一篇: 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_关于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介绍 世界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