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联合编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资本市场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在重庆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23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38749.02亿元。
(相关资料图)
作为全国首部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资本市场发展的专题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资本市场发展情况,详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报告》显示,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资本市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股票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233家上市公司,总市值38749.02亿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上市公司资产规模644747.0亿元,同比增长8.89%;营业收入13448.69亿元,同比增长15.48%;净利润1570.20亿元,同比增长34.87%。
债券市场方面,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发行信用债券4066只,募集资金21454.55亿元。
基金市场方面,截至2022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有私募基金管理人610家,管理基金产品2150只,管理基金规模4259.37亿元。
《报告》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资本市场发展具有“1234”特征。
“1”即一类机构代表西部地区,行业发展具有代表性。从管辖地来看,目前西部地区的2家公募基金均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2”即二大成果系全国首创,服务方式具备创新性。2021年9月,新加坡ICH资产管理公司获批重庆市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试点资格,成为全国首个获批QDLP试点资格的新加坡企业。2022年11月,两位境外自然人投资者投资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成长板某挂牌企业,这是我国首例境外自然人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展示企业投资项目。
“3”即三项数据全国领先,上市公司具备引领性。具体来看,截至2022年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2家上市公司市值进入行业TOP20。
2022年新增上市公司中,超7成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2022年,9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总额位居全国前列;单笔可转债融资金额排名前三位的4家上市公司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独占3席。
“4”即四个指标超越经济发达地区,区域市场具备成长性。
一是中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份指数涨幅超长三角、珠三角。3月31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指数报收于2276.46点,年初至3月31日累计增长6.15%,高于长三角指数(2.49%)、珠三角指数(-0.48%)。
二是新增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超京津冀、长三角。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3家新增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22家,占比95.65%,分别高于全国、京津冀、长三角12.01、17.18、15.08个百分点。
三是“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占比超京津冀、长三角。233家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占比为27.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36%),也高于京津冀(20.20%)和长三角(23.36%)。
四是发行特色债券占比超京津冀、长三角。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企业围绕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行的特色债券占地区信用债券发行规模的3.12%,高于京津冀的2.85%和长三角的1.87%。
上游新闻记者郭欣欣
关键词: